相对原子质量:H-1 C-12 O-16 Na-23 Cl-35.5 Ca-40 Cu-64
一、选择题(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,每小题2分,共32分)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,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卷相应位置。
1、下列食品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( )
A.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. 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
C. 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. 制作蜜枣时除去枣核
2、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( )
A. 碘酒 B. 白醋 C. 泥水 D. 蔗糖水
3、下列物质的俗名、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一组是( )
A. 苛性钠——NaOH——碱 B. 纯 碱——KOH——盐
C. 苏 打——NaHCO3——酸 D. 石灰石——CaO——氧化物
4、某食品添加剂中含有溴酸钾(KBrO3),其中溴元素(Br)的化合价是( )
A. +1 B. +3 C. +5 D. +7
5、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铁桶,可以用该桶盛放的是( )[来源:学科网ZXXK]
A. 盐酸 B. 稀硫酸 C. 水 D. 硫酸铜溶液
6、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的是( )
①氢氧化铜 ②白醋 ③碳酸汽水 ④生石灰 ⑤蒸馏水 ⑥食盐水[来源:学科网]
A. ②③⑥ B. ②③④ C. ③⑤⑥ D. ①③⑤
7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( )
A. 合金的硬度大于对应的纯金属
B. 最常见的溶剂是水
C. 复分解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不变
D. 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元素
8、化学中存在某些“相等”的关系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( )
A. 中和反应前后溶液中水的质量相等
B. 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原子数目一定相等
C. 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
D. 在相同温度下,相同溶质和溶剂的两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
9、小明同学在家里发现厕所洗洁精的标签上标注该洗洁精的pH值为3.5,他为了验证一下是否属实,于是取了一张pH试纸将其润湿,然后把洗洁精滴在试纸上测定,则他测定的pH值可能是( )
A. pH=2 B. pH=3.5 C. pH=4.5 D. pH= 4
1 0、如右图所示,将适量的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,则灯泡亮度y和稀硫酸滴入量x的变化关系应该是( )
11、右图是酸与碱溶液反应的示意图,下列关于酸碱反应说法正确的是( )
A .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+ + OH-= H2O
B.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,都是中和反应
C. 当酸碱完全中和时,两者所用质量一定相等[来源:学#科#网Z#X#X#K]
D. 当酸碱完全中和时,所得盐溶液pH等于0
1 2、如图,木块漂浮于X中,向X中缓缓加入(或通入)少量物质Y后,最终木块下沉(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),则X与Y可能是( )
序号 |
X |
Y |
A |
水 |
食盐 |
B |
氢氧化钠溶液 |
二氧化碳 |
C |
氢氧化钡溶液 |
硫酸铜溶液 |
D |
硫酸镁溶液 |
铜 |
13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(括号内为杂质)所用除杂方法正确的是( )
A. KCl(MnO2)---------溶解、过滤、洗涤、烘干
B. ZnSO4溶液(CuSO4)----------加入适量的Fe粉,过滤
C. NaOH溶液(Na2CO3)----------加入适量盐酸
D. O2(H2O)---------将气体通过干燥的氢氧化钠固体
14、各物质间有着一定的转化关系,各组物质间可以一步直接转化的是( )
A. Fe2O3→FeSO4 B. H2CO3→CO
C. Na2CO3→Ca(OH)2 D. CuO→CuSO4
15、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是( )
A.Cu2+、SO42﹣、H+ B.Cl﹣、Fe3+、OH﹣
C.Ba2+、SO42﹣、NO3﹣ D.Na+、K+、NO3﹣
16、一定温度下,将少量氧化钙固体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。甲、乙、丙三位同学分别作出图像甲、乙和丙,则其中图像丙中(y和x)反映的情况是( )
A. 溶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B. 溶剂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
C. 溶质的溶解度与时间的关系 D.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
二、填空题(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,共20分)
17、(2分)化学就在我们身边,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。现有以下物质:石墨、氦气、生石灰、氮气、酒精、水、红磷、氯化钠。请按要求用化学式填空:
(1)用作霓虹灯的是_______;(2)啤酒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。
18、(3分)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X溶液并插入温度计,逐滴加入硫酸溶液,观察到红色褪去,温度计示数上升。证明碱与酸能发生反应,且放出热量。
(1)加入的X溶液应该是_________溶液;
(2)甲同学提出滴入的硫酸不能用浓硫酸,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;[来源:学科网]
(3)乙同学提出红色褪去不能说明酸和碱恰好反应完全,为了证明酸是否过量,可以取上层清液再加入_______,若有现象,说明酸过量。
①铜 ②铁 ③BaCl2溶液 ④KOH溶液
19、(4分)自然界普遍存在碳元素的循环。请完成下列题目:
(1)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;
(2)正常雨水pH值在5.6到7之间,其呈弱酸性的原因是(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)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
(3)火电站燃烧含硫煤来发电会释放出污染气体_______(填化学式),引起大气污染形成酸雨。为减少污染,可以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该气体,则化学反应方程式是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2 0、(4分)已知 A、B、C、D、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,相互关系如图所示,“→”表示转化关系,“一”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(部分反应物、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)。其中,A 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;B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干燥剂,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;C微溶于水;E 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金属元素。
(1)B 是________(填化学式);
(2)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:
①B转化为C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
②A与C反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
(3)如果 D 能与 A 反应产生不溶于稀 HNO3的白色沉淀,则D 与 E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。
2 1、(3分)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,下图是甲和乙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曲线:
(1)图1所示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2)甲乙的混合溶液,为了得到纯净的甲物质,往往采取__________的方法。
(3)50℃时,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甲和乙固体的烧杯中,各加入100g水,充分搅拌溶解后,恢复至50℃,其结果如图2所示。则下列有关说法中,正确的有___________。(填字母)
A.烧杯①中溶解的是甲,烧杯②中溶解的是乙;
B.烧杯②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;
C.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;
D.若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,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;
22、(4分)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实验后被老师安排处理实验室的废液和废品。
(1)老师告诉小明废液是由碳酸钠、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混合而成。小明同学取少量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钙溶液,出现白色固体,说明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(填化学式,下同)和_________,证明废液不是中性需要处理后才能排放。
(2)小华同学发现一种废品是白色固体,可能是氢氧化钠、氯化钠和硝酸铵中的一种。小华选择了一种试剂,通过实验并观察现象,很快鉴别出了上述物质,他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。
(3)盐酸溶液应密封保存,否则会导致其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(填“变大”、“变小”或“不变”)。
三、实验题(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,共11分)
23、(5分)下图是某同学完成粗盐提纯实验操作的示意图。
请完成下列问题:
(1)粗盐提纯实验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,然后再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;
(2)步骤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,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时,停止加热,用余热蒸干;
(3)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%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与上述实验有相同之处,其相同的步骤有_______________;经检测发现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,可能是量取水时_______(填“仰视”、“俯视”或“平视”)读数。
24、(6分)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,探究热水壶中的水垢。
【查阅资料】①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+、Mg2+、HCO3-等离子,在加热时,这些离子反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—水垢[Mg(OH)2和CaCO3]。
②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。
【实验设计】
1、按图组装仪器,将10.8g水垢样品放入装置B中,在装置D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溶液;
2、将稀盐酸溶液缓缓滴入装置B中,与水垢充分反应;
3、待实验不再产生气泡时,打开AB间活塞,从左端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;
4、吹扫一段时间后,测定到装置E质量增重了2.2g。
【分析数据】
(1)仪器a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;
(2)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;装置C中体现浓硫酸的__________性;
(3)写出实验中产生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:_______________________;
(4)水垢中Mg(OH)2的质量为__________。
四、计算题(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,共7分)
25、(7分)某混合溶液中含有氯化铜和稀盐酸,向其中慢慢滴入20%的氢氧化钠溶液并振荡,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:[来源:Zxxk.Com]
(1)当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为20g时,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;
(2)反应最终生成的沉淀质量为__________;
(3)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为60g时,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?(写出具体计算步骤)
重庆一中初2014级13-14学年下期半期考试
化学答题
一、选择题(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,每题2分,共32分)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,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
二、填空题(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,共20分)
17、(2分)(1)He (2)H2O
18、(3分)(1)酚酞 (2)浓硫酸溶于水会放热
(3)②
19、(4分)(1光合作用) (2)H2O+CO2=H2CO3
(3)SO2 2NaOH+SO2=Na2SO3+H2O
20、(4分)(1)CaO
(2)①CaO+H2O= Ca(OH)2
②2HCl+ Ca(OH)2=CaCl2+2H2O
(3)置换反应
三、实验题(本大题包括2小题,共11分)
23、(5分)(1)①⑤②③⑥④
(2)搅拌,使受热均匀,防止液滴飞溅 出现较多固体
(3)①②③⑤ 仰视
24、(6分)(1)锥形瓶
(2)使产生的气体向右流动与装置C、E充分接触
吸收空气重CO2 吸水
(3)CaCO3+2HCl=CaCl2+H2O+CO2↑
(4)5.8g
四、计算题(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,共7分)
25、(7分)(1)CuCl2和NaCl
(2)9.8g